中国涉法涉诉信访将纳进法治轨道解决
2018-07-07 09:51:52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2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先容中国信访工作轨制改革情况。中国国家信访局副局长李皋表示,涉法涉诉信访轨制的改革要访诉分离,纳进法治轨道解决。
中国国家信访局副局长李皋坦言,涉法涉诉的信访题目占信访总量的比重比较大。对于涉法涉诉信访轨制的改革,他以为,一是要访诉分离,把涉法涉诉信访从信访工作中剥离出往;二是要把涉法涉诉信访题目纳进法治轨道解决。而针对信访部分的工作实际即:不受理,不交办,不协调。
所谓不受理,就是信访部分不受理已经入进或者应该入进司法程序解决的题目;所谓不交办,就是对群众来信中反映的涉法涉诉题目不交办,转由政法机关依法按程序处理;所谓不协调,就是不协调涉及涉法涉诉的信访事项。他说。
李皋表示,同时要做好信访部分自身工作,支持政法机关依法处理好涉法涉诉信访题目。一方面对到信访部分来反映涉法涉诉题目的民众要入行疏通沟通,解释,引导他们到政法机关往按程序反映题目,要尊重司法结论,维护司法权势巨子。二是对碰到的新情况,新题目也要当真研究,及时分析,负责任地向有关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
中国国家信访局副局长张恩玺指出,改革后,信访和司法的关系会变得更加清楚。信访不会也不可能妨碍司法权势巨子。相反,通过解决群众的公道诉求,既能化解社会矛盾,又能减轻司法压力,反而更有利于树立司法的权势巨子。
此外,张恩玺还表示,解决群众公道诉求,维护群众正当权益是信访工作的核心,在市县两级全部实行联合接访,把有权处理信访题目的责任部分集中起来联合接待上访群众,实行一站式接待,一条龙办理,一揽子解决,,减少群众信访本钱,进步工作效率。在坚持定点接访的同时,更多地采取重点约访,专题接访,带案下访,下基层接访等方式,面对面做工作,有针对性地解决民众反映强烈的信访凸起题目。
特别需要夸大的是,信访办还建立了信访事项办理群众满足度评价体系,。张恩玺透露,11月1日启动了民众满足度评价试点工作,取得经验后,将于明年1月1日全面推开。还将健全疑难复杂信访事项公然听证轨制,把特别复杂信访事项的办理情况公然,听证的过程和结果要向民众公然,增加信访工作透明度,进步信访公信力。
他指出,信访轨制改革精神概括起来就是:畅通,规范,公然,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