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中请律师需要注意哪一些要素呢!
2019-04-02 16:54:40
可能在生活中,我们接触律师的机会,还是比较少的,但是也不是完全可以避免掉的,哪一天就需要了,他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但是一些人们就会想,有什么好请的,浪费钱,收费还那么高的,其实不是的,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那么刑事案件中请律师需要注意哪一些要素呢!下面 让惠州律师的小编来跟我们说说。
误区一:认为不需要聘请律师
刑事律师认为,信息时代,每个人都能通过网络获得大量的知识、资源,我们也曾遇到不少委托人,认为法律只是一些条条框框的规定,只要按步聚跟着走,普通人也可完成整个刑事辩护工作,并据此认为,根本没有聘请律师的必要。
误区二:犯罪嫌疑人未被逮捕就不必请律师
刑事律师曾办理的不少案件,在初入刑事诉讼程序时,委托人会存在“我亲人只是协助调查,不是犯罪”、“等真的被逮捕后再请律师吧”等不同的看法。但正是由于这些看法,导致案件进入辩护工作较难开展的困境中,甚至导致案件“烂尾”。
在某种意义上,刑事案件是一项“阻击”工作,律师需要在不同阶段作出不同的法律分析,提出不同的律师意见,一步步实现较好的辩护效果。因此,刑事案件中律师介入越早越好。实务中一些较为谨慎、聪明的委托人,甚至在听到“风声”、看到蛛丝马迹时,便开始咨询律师相关法律问题,并通过专项法律顾问委托律师提供法律服务工作,此时,律师提供的意见往往让委托人、当事人获益良多,不仅可以让随后的辩护工作获得一个良好的开头,甚至能够让事情在刑事诉讼进程开始前便完美解决。
误区三:仅请律师前往会见一次
刑事律师认为,律师的会见工作并非简单的沟通案情,更包括了对案件的整体分析、步骤、计划等,会见一次最多只能了解事实的经过以及为当事人提供简单的法律分析,并不能让在押人员了解办案部门的态度以及应对紧急情况的方法等。相对于委托会见一次,全程委托或按阶段委托律师,能让律师从大局上统筹安排辩护工作、一步步实现辩护目标。
误区四:不对律师说实话
刑事律师表示,刑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委托人可能有各方面的考量或顾忌,在陈述案件事实或相关情况时,只陈述对自己有利的事实、隐瞒部分实情或认为某些事实不重要。然而,即便是对自己不利的事实,律师亦可据此分析、推测侦查机关对此的态度以及公诉机关可能存在的认定罪名的切入观点;而在案件中,任何蛛丝马迹均可能影响最终结果,因此并不存在不重要的事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委托人应详尽地告知律师相关事实,以便开展工作。
以上就是刑事案件中请律师需要注意哪一些要素呢!这几点都是我们需要注意的,不要以为没有到很严重的情况下,就可以不要请律师,其实不是的,在我们不了解的情况下,我们咨询一些专业的惠州律师,可以给我们一些专业的意见吗,供于我们参考。